主页 > 成人牙齿矫正 >
“牙套脸”真的是因为牙齿矫正导致的吗?
究竟什么是“牙套脸”?
在正畸学中,并没有“牙套脸”这种概念。大多数人所理解的“牙套脸”,常常与“颧骨突出、脸颊下陷”所等同。不可否认,戴牙套期间,确实有些牙套同学出现这种现象(并不是所有)。这是因为咀嚼肌暂时性的萎缩。咀嚼肌一萎缩,看起来则显得消瘦不少了。
但事实上,“牙套脸”是喜忧参半的存在。对于想瘦脸的朋友们会说,“牙套脸”太好了,这简直是整牙后的意外收获。其原理相当于打瘦脸针,对于脸部过于丰满的MM来说,简直就是件幸运的事!
“牙套脸”是怎么形成的呢?
“咀嚼肌”的肌肉萎缩:
“咀嚼肌”包括“咬肌”、“颞肌”等,是参与咀嚼运动的肌肉。在矫正过程中,特别是传统的固定矫正,饮食不便,很多人以流食为主,很少咀嚼,这样就造成“咬肌”、“颞肌”的萎缩;“颞肌”萎缩的直接后果就是“太阳穴变凹”,而“咬肌”萎缩呢?其结果恰恰是很多女性朋友梦寐以求的——脸变小——准确的说,下颌角变柔和。
也就是说,上帝是公平的,通过“矫正牙齿”让你“咬肌”萎缩瘦脸的同时,有可能也会让你“颞肌”萎缩太阳穴变凹。
负责上提下颌骨的主要“咀嚼肌”是“颞肌”和“咬肌”
增龄性变化:
临床上发现,出现“牙套脸”的往往是25岁或3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。为何青少年患者戴牙套几乎没有“牙套脸”困扰,而大部分抱怨“牙套脸”的患者都是二十多岁以上的女性患者?那是因为女性在过了25岁就会面临面部脂肪和皮肤弹性下滑的问题,而治疗时长一般要持续2-3年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面部增龄性变化明显(也就是衰老)。因为在面部,有一个结构叫“颧脂肪垫”,大约就位于脸颊部位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颧脂肪垫会因为重力而慢慢下垂,客观的造成颧骨部位凸出的软组织形态。于是不少在这个年龄段矫正的人,很容易把面部的正常增龄性变化归咎于牙套的副作用。
还有一点,整牙中“垂直向高度增加”,是否也是“牙套脸”的原因之一呢?
有些大夫认为,垂直向高度增加,必然造成颊部软组织被拉长,从而发生凹陷。因此,强调通过垂直向控制预防“牙套脸”。
垂直向控制当然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需要的。但整牙后一般垂直向高度增加有限,不会是颊部变凹的主要原因。而且,这也解释不了太阳穴变凹等其它改变。
当然,垂直向高度增加这一因素对“牙套脸”的影响也不能完全排除。
“牙套脸”如何防治?
首先,既然肌肉萎缩是主要原因,整牙期间便应吃正常的食物而非只选软食,可以多嚼口香糖或是“咬胶棒”(只要关节正常)。当然,这也要求正畸大夫施力轻柔,减少患者疼痛。只有不痛,才可能正常咀嚼。另外,多做一些面部表情肌的训练,如笑容练习,或是采用有些牙友发明的“牙套操”,都能减少面部肌肉萎缩。
其次,既然脂肪丢失也是主要原因,理所当然应增加脂肪摄入,保持正常体重。
最后,在整牙结束后,恢复了正常的咀嚼和表情,一段时间后“牙套脸”可能会有所恢复。
总之,“牙套脸”真实存在,但并不可怕,甚至可以说有利有弊,而且有相应的防治措施。因此,不要让“牙套脸”成为阻碍你接受正畸治疗的阴影!

